如今,我們生活在網絡環境下,不管是出行還是吃住,都離不開互聯網。同樣,教育的開展也需要與互聯網緊密聯系,這樣才能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同時,新課改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所以,研究性學習是不可忽略的一種學習方式。
一、研究性學習的含義及優勢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問題,然后再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并從中獲得結論、總結經驗。這種學習方法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使得網絡環境中數據信息非常豐富,學生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網絡找到大量相關數據信息。互聯網共享的特點使得學生可以從網上搜索出許多關于高中政治的視頻或者圖文學習資料。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溝通,從而開辟出一個有別于課堂的虛擬的學習環境,進而實現網絡教學。
二、網絡環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實踐的意義
1.符合開放性教育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中的許多內容都涉及社會上的時事熱點,因此,高中政治知識是具有開放性的。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進行開放式教學。而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恰好可以使學生通過網絡獲得更多知識,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增加自身的知識量,在這個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研究,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2.結合高中政治時代化特點。
高中政治是最貼近社會生活的學科,也是最具時代性的學科。這主要體現在目前實施的高中政治考試大綱中對于時政熱點的考查越來越多,教育學界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搜尋自己感興趣的時政熱點進行研究,并應用于實踐中。所以,網絡環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符合政治課程時代化特點。
三、網絡環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實踐的策略
1.利用豐富的網絡信息選擇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網絡信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數量多,傳播和更新的速度也非常迅速,非常符合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的要求。例如,在教學《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時,學生可以選擇以"美國對華貿易戰"為主題的研究課題,對近期的中美貿易戰進行思考和探究,分析美國對華貿易戰對于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對外開放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2.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豐富教學資源,為開展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和信息資源作為基礎,雖然互聯網信息和教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網絡信息都適合用來進行教學,其中也不乏一些虛假的信息和偏離生活的資源。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構建一個教學資料庫,并幫助學生篩選信息,豐富政治教學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或者公眾號來給學生構建一個相關的教學資料庫,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篩選出有用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并分享到群里或者公眾號中。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在網絡上學到的、看到的相關信息放在教學資料庫中,方便學生查閱。
3.通過網絡形成合作式的政治研究性學習。
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需要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多的,所以,學生不可能獨自一人對所有的時事熱點進行探究,這就需要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對一些復雜的時事熱點進行研究性學習。例如,在進行"一帶一路"戰略的研究性學習時,首先,教師就可以依據優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小組成員之間組建一個微信群,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在群內進行分享、交流和總結,并將研究性學習的結果匯報給教師。最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和補充。這種方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研究性學習,并從中獲得知識。
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社會各個領域都獲得了非常大的便利,教育領域也獲得了很大的優勢。教師不僅可以借助網絡信息資源幫助學生進行研究性課題的選擇,還可以借助網絡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提供方向,實現高效率的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